立即下载
大杨树的来历【不为人知的安乡故事5】
2018-11-19 14:51:59 字号:

  安乡县安生乡大杨树,据老人讲原名叫沙湾咀,因一块地势较高的土岗凸出形似鱼嘴,使南北流向的一条小河到这里拐了个弯。为什么现在叫大杨树,这与一个传奇的故事有关。

  话说明朝年间,有一鄢姓大户人家就住在这里。鄢府奴仆众多,家财万贯,有良田千顷。又仗势儿子在州府为官,鄢老爷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成为当地一霸,周围乡民都敬而远之。鄢家有一千金小姐鄢金玉,系鄢老爷小妾所生,此女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聪明伶俐,从小跟着哥哥私塾旁听,也算熟读诗书,与父亲相反的是此女心地善良,为人恭谦、知书明理,只是长期被专横的鄢老爷锁在后府花园绣楼刺绣,藏在深闺,无人知晓。

  离鄢府北五里是潘家垸,住了二百多户潘姓人家。潘家世代务农,其族人共同筹资让族里聪明的男子识字念书。希望将来也能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或有朝一日脱离“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族里有一老实憨厚的潘仁义,妻子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后不久就病死了,潘仁义含辛茹苦拉扯大俩儿子,分别给他俩取名文曲文星,心愿俩小子日后像下凡文曲星那样定将功成名就。一晃十多年,孩子长成少年。可老大潘文曲偏爱舞枪弄棒,后跟一云游四方的高人学道去了。聊以自慰的是老二潘文星,颇有读书天赋,经他读过的“百家姓,千家文,左传,春秋”均能顺流倒背,如数家珍。不满十八岁就已高中秀才,被潘家族人寄予很高的希望。

  然而,潘文星有如此不凡的成绩,一是天资聪明勤奋,还有一点大家不知道的秘密就是鄢金玉对他的帮助和鼓励。潘文星和鄢金玉相识于八年前的仲春时节。少年潘文星和几个同伴学习完后在田野放纸鸢,正在兴头上,忽然不知从何处卷来一股旋风,线就断了,纸鸢失去控制,飘飘荡荡向南飞去。急了眼的潘文星抬脚就追,当看到纸鸢落到一围墙内的花园后,他想也没想,顺势就攀上了墙边的一棵大杨树,准备偷偷跳进花园捡回再悄悄离去。谁知刚上墙头,忽然听到一女孩银铃般的读书声,当时他十分惊奇。要知道他们潘家大族是不准女孩读书识字的,攀上墙头的小文星和正在鱼池边背诵诗书的小金玉恰好四目相遇,一下子就愣神住了,相互都呆呆地看了好久……自此后,俩人就成了朋友。鄢金玉知道文星也是读书人后,谈论的话题和兴趣则更加紧密。一起探讨学问知识,听文星讲诉外面精彩的世界和新奇事成了她被父亲关在绣楼排遣孤独寂寞的依靠。只要每次听到熟悉的柳哨,鄢金玉就知道是谁来了,西墙头那棵大杨树就会出现她所盼望的笑脸和那娇健的身影……耳鬓斯磨一下午后又悄悄从那株大杨树攀沿而去。就在那成长的岁月里,墙边那棵大杨树成了他俩约会相见唯一的桥梁。潘文星翻阅了鄢府所有的藏书,增长了不少的知识。从青梅竹马的金童玉女到如今的佳人才子,俩人早已互生情愫,私订终身。

  而封建时代,男婚女嫁的子女,父母都是包办一切。鄢金玉也一样,从小被鄢老爷婚配给县城里的富家子弟。今年金玉刚好二八芳龄,男家早已来提亲说媒,就等吉日迎娶新娘。金玉深知专横残暴的父亲一向嫌贫爱富,决不会轻易答应自己和潘家的婚事。为追求自由爱情的她决定冒险一试,和潘文星悄悄约定趁上京赶考时自己也带上金银细软学汉朝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两人私奔离家。

  一切都筹划得天衣无缝,文星和金玉也顺利逃离了家门。但遗憾的是从未出过远门的千金小姐仅靠一双小脚又怎能逃得很远呢?就在俩人刚过黄山不久就被快马赶来的家丁捉了回去。暴打半死的潘文星被怒火中烧的鄢老爷沉塘处死,还逼着他父亲拖着儿子的尸体游乡示众。只是可怜了忠厚老实的潘仁义突遭飞来横祸,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儿子陈尸眼前,惊惧得一时间肝胆俱裂,没过几天遂也投水而死。一直被关押在屋的金玉知道了这一消息后顿时万念俱灰,也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用几尺白绫在西墙边的那棵大杨树下结束了自己年青的生命。

  家破人亡的惨剧终于告一段落,余怒未消的鄢老爷将金玉的母亲一纸休书赶回了娘家。大约一个月后,在外学道多年的潘文曲突然回到家里,了解了一切情况后,他跪在父亲和兄弟的坟前痛哭了一场,随后不知所终……只是当天晚上,发生了一件十分恐怖的事。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乌云密布,风雨交加,水流如注。惊雷从远而近,由稀而密。象千军擂鼓一般在鄢府上空轰隆炸响,仿佛要把天炸塌似的。闪电发出万道诡异的白光,如升空的利剑,恨不得把阴沉的夜幕划成碎片。当时四野狗声狂吠,家畜家禽嘈杂不安,小孩哭闹不停,人们惊慌失措。不知从哪里咆哮而来的滔滔洪水奔腾到沙湾咀后把那一块凸出形似鱼嘴的土岗强行席卷而去,伴随着撕人心肺的呼喊声,直到无影无踪……

  天亮后,大吃一惊的人们发现沙湾咀鄢府早已不复存在,完全遭受了灭顶之灾。原来的小河被此次洪水拓宽了三百多米成了一条大河。东边与之相连的陆地被冲开形成一条新河道。沙湾咀只剩下一小块河洲孤伶伶地立在河道之中。令人惊奇的是鄢府后花园西墙边那棵大杨树却未被摧毁,在整个土岗都被洪水扫荡过后,残留的这棵大杨树倒更显得独树一帜,别开生面,雄伟挺拔。洪水过后,田园一片泽国。鄢氏后人迁移到东边的高洲上筑垸居住。以前的沙湾咀成了潘鄢两姓人的禁忌之地,被荒芜了好多年。只有那棵大杨树历经风雨,日晒夜露,仍旧枝繁叶茂、郁郁苍苍。直到民国初,大杨树被雷击毁,又因造船砍柴破坏多次,最后仅存树桩根部。历尽沧桑后的大杨树,据说今天还能见到它年年开枝散叶,生机盎然。人们终于记住了这棵树,并以此树命名留传了下来。

  【完】

  注1;据县志记载,潘家后人读书人中出了名人潘相,以及现代女杰潘贵玉。而鄢氏家族自此以后一直默默无闻。

来源:安乡论坛

作者:孙万志

编辑:李欢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