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已有3000多人被罚!你还敢开车打电话吗?
开车时接打电话容易出事故,也是交通法规禁止的行为,但仍有不少司机抱着侥幸心理。自今年4月1日常德交警部门开展开车接打手机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截至5月7日,已有3000多名驾驶员因边开车边打电话被电子监控系统抓拍,分别给予了驾驶证记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湘JBB*** 驾驶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地点在武陵大道与柳叶大道交叉路口,处罚措施记2分,罚款200元。”近日,常德交警官微曝光了多起电子监控系统抓拍的开车拨打手机画面。从抓拍到的画面来看,驾驶员一边手握方向盘,一边举着电话在耳边通话的动作很清晰。
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驾驶机动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会妨碍驾驶,在拨打电话时,驾驶员一只手拿着手机,在操控车辆时就剩一只手,碰到紧急情况就会分散精力,反应迟钝。驾驶人打电话时容易把思想集中在电话内容上而降低车速,易造成交通堵塞。“如果确实需要拨打电话,驾驶员可以选择靠边停车,在附近停车区域拨打电话。”
“让开车不要接打手机的理念,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车一样,深入人心。同时开展常态化整治。”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城市道路上的开车打手机玩手机行为,主要依托设立在市城区主要道路上的电子警察系统进行抓拍取证,并录入交通违法处罚系统给予处罚;针对其他道路上的开车打手机玩手机行为,常德交警部门开发了交通违法投诉举报系统,印制了“常德交警”微信举报车贴,主要张贴在全市城乡客运车辆座位后背,鼓励乘客举报,执勤民警接到举报后,依法给予驾驶人处罚。在此,常德交警部门提醒希望广大市民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无论是开车、骑车还是走路,请你将手机收起,专心参与交通。
汽车内饰缝线竟能“造假”?原来内饰里的门道这么多!
如今汽车已经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了,而我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我们只希望价格便宜、质量靠谱、省油等等,如今我们还希望有着漂亮的外观内饰、强劲的动力、出色的舒适性等等。尤其是对于内饰档次的追求,无论是几十万的豪华车,还是十几万乃至只有几万块的平民车,大家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这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无疑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特别是那些价格只有十万元左右甚至更低的平民车,碍于有限的成本,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更不容易了。
不过,这都难不倒专业精明的汽车厂商。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小伎俩”来满足消费者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假皮料”取代“真皮料”
如果你有幸见过豪车的内饰,你一定会发现,它们的中控台上,有不少部位都包裹了大面积的高档皮料,其中不乏价格昂贵的真皮。当然,这对于价格只有十几万的平米车型来说显然太奢侈了。不过它们一样有办法,它们会采用一种聚氯乙烯皮料(简称PVC)来替代。而且它们只会在门把手、手枕这些软质蒙皮人体经常触碰的位置使用。一些厂商为了让手感更软,还会在蒙皮和内饰骨架的中间填充发泡棉或者PU(聚氨酯)发泡。
另外,它们还会聪明地把车门内板的表面,通过注塑等工艺,做成看上去和蒙皮一样的纹理,让人误以为整个车门内板都是软质蒙皮包覆的。这样既能兼顾档次和触感,又能控制成本。
“假缝线”取代“真缝线”
很多豪华车里不但会有高档的真皮包裹,而且为了凸显皮革包裹的真实性,同时增加视觉点缀效果,它们还会故意把缝线露出来,彰显自己卓越的工艺和用料。有趣的是,一些厂商,想到了制造“假缝线”的办法,来模仿真皮缝线带来的豪华感。它们通过在塑料中控台的模具上,刻意设计出带有缝线造型的形状,配合蚀刻的真皮纹理,营造出一种仿皮革内饰的效果。
更有“档次”的塑料
很多人都会用“塑料感”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一台车内饰的档次比较低。但是他们或许不知道,哪怕真的是用塑料做的车厢内饰,一样也可以做出档次感!其实,塑料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材质,虽然它成本低廉,但是如果用心运用好的话,塑料材质也能展现出不一般的档次感。
比如说,在诸如中控台面板、车门板上方、按键等大家容易看得见的部位,不少车型会选择使用带有磨砂效果的高精度塑料面板。视觉上的效果会显得更温润、更精致,比起普通的硬塑料显得更有档次感。
而在车门板下方、中控台下方这样不容易看见的部位,使用较低精度的塑料面板,但同时会使用比较粗糙的花纹来掩盖瑕疵。如此一来就可两者兼得了。
合理的细节点缀
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大家很喜闻乐见的做法了。譬如亮面的中控台饰板、精致的镀铬饰条,如果能够设计得当的话,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有些厂商,可以通过水转印之类的工艺,在亮面饰板上做出仿碳纤维面板的高级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漂亮的细节也不是越多越好的。俗话说得好:“画虎不成反类犬。”如果这些点缀用的部件设计不当的话,用得越多反而效果会越差。譬如说,钢琴烤漆的亮面饰板,并不是面积越大越好的,有时候过大的面积反而会很容易沾满指纹,让视觉效果下降。
可以说,这些看似取巧的“小伎俩”其实都是厂商多年累积的内饰设计功底,能用更低的成本,打造出更具有档次感、更优秀的内饰,本身就是一个汽车厂商的关键能力之一。为这样不但车价能更便宜,也能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开上档次感更强的新车。
每日一问:什么风格的内饰是你的菜?关注安乡融媒,把您的想法告诉我们吧!
“妖风”竟能把货车吹上天?“注意横风”警示牌你留意过么?
近日,一则奇葩的事故,应该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宁夏银川的一辆货车,在正常等待红绿灯时,突遇一股妖风,货车瞬间被吹起并在空中,旋转了足足两圈之后才停下来,画面相当诡异,其实当天早晨,宁夏气象台就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阵风最高可达7—9级,从画面中看,道路两旁树木绿植,同样被吹得东倒西歪, 万幸的是,货车内人员轻微擦伤,货车司机称,多亏当时系了安全带,否则他和同伴就会被甩出去了。
由此想到,经常走高速公路的车友们一定注意过,在很多两侧没有遮挡物的桥面上,通常会出现“注意横风”的警示牌。行驶到个别路段时,导航中也会提醒,“前方横风区,请注意安全”。但是,对绝大多数的私家车车主来说,由于现实中很少碰到横风事故。
因此,这条警示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不过,很多车主肯定有体会。经过桥面时,整车可能会出现被拉扯的感觉,甚至需要轻微的调整方向盘来保证行驶稳定性,特别是在大风天气,这种情况就更为多见。
让整车产生轻微的拉扯感,还是由于横向风力不够大,但这并不代表横风就不可怕,一旦横风比较强,那么速度越快的汽车,越容易受到横风的影响,会感觉车辆在发飘,甚至发生可怕的横移。
而车辆在横移,重心转换的瞬间,车轮有可能处于短暂的离地状态,如果操作不当,甩尾、侧滑、侧翻等都是很容易发生的。当然,这与车辆横向的受力面积大小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寻常的小轿车受到横风影响是最小的,而重心较高的SUV车型,在遇到横风时,拉扯感会更强烈一些,而满载的货车,或者是带有封闭货箱的货车,横风对其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因为这类车辆的整体重心较高,侧向面积较大,受力面积就大,自然受力也就大。而上述事故中,这辆封闭小货车,在禁止的状态下,甚至直接被横风吹翻,由此可见,“注意横风”的警示牌,绝对不可忽视。
除了重心高、受力面积大之外,车速也会影响横风效果,车速越快,横风作用力就越强,这是毫无疑问的。车速比较慢时,横风再大,可能也就能感觉到车辆摇晃,或者方向盘被抢的感觉,而车速较快时,这种感觉会放大若干倍。一旦受较强横风侵袭,后果不堪设想,由于车轮离地,车上任何的电子设备都不会再起作用。那么,什么地方最容易受到横风袭击呢?
绝大多数都是在高速公路上,比如进入隧道入口前、通过两侧没有绿化遮挡的桥面时、进出山间或者山谷的高速路段时、靠海边较近的高速路段,都是横风多发的地区。在经过上述路面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驾驶,随时需要调整方向盘,修正行车轨迹,切记不可大意。
进气格栅最特别的两大品牌,众泰想学都难!
设计对于一款汽车的重要性,丝毫不比外貌对于人的重要性低,一款设计受欢迎的车型,在销售方面有先天优势,因此汽车品牌都在追求既能彰显品牌个性特色,又符合大众审美的设计。作为车头的一部分,进气格栅向来是汽车设计们雕琢的重点,尤其是现在流行家族式设计,一个好的进气格栅造型对整个品牌旗下车型的颜值都会有影响。
也许是豪华品牌的设计师技艺高超一些,一般豪华品牌的设计各有特色,但一般不会让我们失望,因此很多品牌跟风追求类似的设计,尤其是部分自主品牌,下手最狠,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新红旗和劳斯莱斯、比亚迪和奥迪、斯威和宝马、猎豹Mattu和玛莎拉蒂,还有福特和阿斯顿·马丁。不管它们是有意还是无意,它们的进气格栅确实比较相似,没见过的童鞋可以自行搜索看看。当然,也有几个品牌的进气格栅由于太过个性,至今仍独一无二。
阿尔法·罗密欧
虽然阿尔法·罗密欧进入国内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但这个品牌的知名度依然不高,我问了五个非汽车行业的朋友,其中只有三个听过这个品牌,而且都了解不深。当然,我相信任何人见过它旗下的车型,都会对它的设计印象深刻。
上图显而易见,阿尔法·罗密欧的进气格栅采用倒三角形的设计,放眼整个汽车市场,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采用类似设计的品牌。而且这样的设计并非近年才出现该品牌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它的面积也和奥迪、宝马的进气格栅一样,在变得越来越大,但独特的造型早已成为阿尔法·罗密欧的标志。如果将来出现一款类似造型的汽车,那是一定抄袭无疑了。
布加迪
作为一个诞生超过百年的汽车品牌,布加迪曾在诞生初期在超豪华市场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在二战后便已沉沦了,布加迪之所以现在能在汽车领域拥有崇高的地位,真得好好感谢大众。
威航这款车对于布加迪而言,无疑拥有巨大的意义,虽然之前推出过一款搭载6.3升W18发动机的概念车EB118,但威航是首款搭载由大众亲自研发W型多缸发动机的布加迪,虽然少了两个缸,但这款16缸4涡轮发动机的排量提升到了8.0升,最大功率超过了1000马力,最高时速突破了400km/h,此后,不断刷新地表量产车极速成为了布加迪新车型的任务。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布加迪的特殊之处在于堪称“天价”的售价、堪称“恐怖”的动力性能以及极稀有的数量,其实布加迪在设计方面也是很有特色的,比如它的“马蹄形”进气格栅,几乎能在旗下任何车型上见到,而且这样设计的历史更久远,可以追溯至1914年,而且在此后的几乎任何一款车型上都没有缺席。不过,这样的设计虽然个性、辨识度高,但在国内,挂牌照会是个问题。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