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电台节目《生活小管家》0927
2020-10-09 10:54:45 字号: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下午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阳光调频1016,安乡人民广播电台,正在为您播出的是生活小管家,我是洋洋。

【提醒】注意!做饭时千万别这样做!非常危险,会爆炸!

今日案例

张女士和家人准备在家吃火锅,切完豆腐后懒得把菜刀放回厨房,便顺手搁在了正在使用的电磁炉的炉面上。没想到没过多久,电磁炉就发出“嗞嗞”的声音。正当张女士准备查看是什么原因时,“砰”的一声,电磁炉的炉面突然就炸裂了。由于张女士当时坐的位置离爆炸点最近,溅出的汤汁导致她的皮肤被烧伤。

最新消息

电磁炉作为常用电器,既不怎么占空间,使用还很便利。尤其是天儿越来越冷了,很多人都喜欢在家吃火锅,对于爱吃火锅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但是,如果不注意在电磁炉上放了这些东西,是很有可能引发爆炸的!究竟将什么东西放在电磁炉上容易引发爆炸呢?平时使用电磁炉时要避免哪些操作?使用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小圈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使用电磁炉时要避免哪些操作?

1.电磁炉上不要放手机

手机内部含有铁等金属元素,一旦开启电磁炉,手机就会在高温下燃烧爆炸。

2.不要放烹饪工具除外的金属物质

电磁炉上的铁制菜刀和电磁炉发生反应,电磁炉使得菜刀不断升温,而电磁炉表面的陶瓷或者隔热玻璃可以直接作为传热导体,使可燃烧物也跟着不断升温,一旦到达着火点,就会容易引发火灾。

3.不要放置在金属面板上

电磁炉的电磁波不仅仅作用于电磁炉的面板上,对于电磁炉上下左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电磁炉禁止放在金属面板上使用。

使用电磁炉时需要注意什么?

1.电磁炉再“上岗”必须清洗检查

长期不用的电磁炉,在重新启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清洗和检查。清洗的过程中最好用拧干的抹布擦拭炉面,还要检查电磁炉的电源,如有破损,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放置要平整

放置电磁炉的桌面要平整,如果桌面不平,使用时锅具的重力将会迫使炉体强行变形甚至损坏。另外,如桌面有倾斜度,锅具产生的微震也容易使锅具滑出而发生危险。

3.保证气孔通畅

安放电磁炉时,应保证炉体的进、排气孔处无任何物体阻挡。当电磁炉在工作中如发现其内置的风扇不转,要立即停用,并及时检修。

4.锅具不可过重

电磁炉其承载重量是有限的,一般连锅具带食物不应超过5公斤,而且锅具底部也不宜过小,以使电磁炉炉面的受压之力不至于过重、过于集中。

5.按按钮要轻和干脆

电磁炉的各按钮属轻触型,使用时手指要轻触轻按。当所按动的按钮启动后,手指就应离开,不要按住不放,以免损伤簧片和导电接触片。

6.炉面出现损伤停用

电磁炉炉面通常是晶化陶瓷板,属易碎物,如有损坏,应停止使用。

电磁炉使用不当,真的会发生危险!最后提醒大家使用电磁炉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除了烹饪工具,其他东西不要放上面。

这五大意外很常遇到!急诊科医生:别慌,照着这份急救指南做!

不久前,一个2岁的孩子在飞机上吃东西导致异物卡在气管中,出现窒息,幸亏飞机上有一位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生,协助空乘人员一起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抢救,使其脱离了危险。

而在专业人士出手之前,旁边热心乘客出的馊主意是:“快拿手给娃娃把喉咙头的东西抠出来”!还好被医生和空乘人员及时制止了,然后彼此配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把娃儿从生死线拉了回来……

很多人都说,这个孩子很幸运,和医生坐同一班飞机。人生时时刻刻都可能偶发意外,但医生不会随时出现在你身边,所以遇到一些常见的意外伤害,要学会自己处理!今天,急诊科医生就教你生活中最常见的五大意外,如何正确处理!

烧伤、烫伤——直接冰敷要不得!

医院急诊科接到的烫伤、烧伤患者就很多,尤其是暑假、寒假放假在家的孩子。

在遇到有人被大面积的烫伤、烧伤时,大家都会想到先送医院。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烫伤不是非常严重、或是稍微被烫了一下、又或是被烫出一串小泡时,各种“花式操作”就非常多了:

拿块冰直接冰敷伤口,给皮肤降温。

涂牙膏、涂酱油、涂清凉油、涂猪油……

烫起的小水泡儿,直接拿针扎破。

在伤口上贴个创可贴。

以上这些做法全部都是错的,甚至会起反作用!

面对烫伤、烧伤,正确做法应该是:

烧、烫伤后,应该远离制热源,小心脱掉烧烫伤处的衣物,让伤口裸露。

如果有衣服粘在被烫伤、烧伤的部位,要用剪刀小心剪开衣服,或直接去医院。

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伤口20~30分钟,冲洗的水温15~20℃,不能低于8℃。

自来水冲洗后,如果被烫伤后的皮肤完整没有破损,可以用有舒缓作用的芦荟胶涂在受伤处。

烫伤如出现水疱,冲洗后用医用纱布覆盖包扎。如果水疱较小,几天后会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千万不要自己把水疱挤破,需要去正规医院,在严格的无菌消毒下低位引流。

伤口要保持干燥。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我们说的是「芦荟胶」,而不是直接从老母亲的花盆里掰两根芦荟下来。没有消毒炮制过的生芦荟可能引起过敏、可能有细菌引起感染!

刀伤、割伤——撒面粉、香灰,真的不止血!

不管是手还是腿,被刀、玻璃等尖锐、锋利的东西割伤了,多半都要出血,出血主要来源是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有人一看到出血稍微多一点,第一反应就是止血

往伤口上撒点面粉?

没面粉就用香灰?

甚至用地上的土?

这些止血方法都是坑,真的不止血!

被割伤后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1. 轻微割伤

血慢慢渗出来,颜色呈暗红色,这种一般是毛细血管/浅表静脉出血,可以通过局部压迫5~10分钟,或使用创可贴,就能够有效止血。

在使用创可贴时要注意,要选择透气性强的那种。

2. 割伤较深

血流的比较多,颜色呈鲜红色,这种一般是小动脉出血,可以用手指按压伤口近心端,或利用身边可获取的材料进行简单加压包扎止血(看不到伤口处持续出血就可以松手了),再到医院做下一步处理。

包扎时,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毛巾等压住伤口,再用绷带或长条状的布类物施加一定的压力,环形或螺旋形包裹住伤口。

3. 伤口大、深,止不了血

如果伤口深、大,压迫后还没法止血,需要赶紧去医院。去的路上可以用止血带绑在上臂。注意了!不是绑在前臂,绑前臂会加重出血。同时,为了保证手不坏死,止血带不能绑得太紧,每隔1小时要放松5~10分钟。

4. 被不干净的物体割伤

如果是被不干净的竹签、玻璃片片、钉子等割伤,且近十年内或从来没有打过破伤风免疫疫苗的,除了止血处理外,还需要考虑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治疗。

扭伤、崴脚——不要想当然的按摩、热敷!

各种扭伤中,脚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其次就是腰。扭伤是软组织挫伤或韧带撕裂,一般是没有出血和骨折,所以很多人认为是小事,过段时间就好了。

但是如果进行一些错误的操作,可能不仅起不到缓解作用,还会加重病情。

按摩。很多人崴了脚、闪了腰都会首先进行按摩,以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事实上,扭伤了盲目按摩反而可能会加重患处组织的损伤以及皮下出血。

立马热敷。注意了哈,我们并没有说热敷这件事情是错的,而是说的扭伤后马上热敷是错的!有的人一扭伤就先用开水烫过的手帕热敷,以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扭伤的地方就不会肿了。但事实上,热敷确实可以加速血液流动,但在早期扭伤就热敷,会加重肿胀。

扭伤后正确的操作是:

如果没有出现肿胀,只是局部疼痛、活动不方便,建议多休息、局部冷敷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乱按摩。

如果出现了肿胀,同时皮肤也变成了青紫色,这就说明关节里面可能有韧带撕裂、组织水肿、淤血,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可以减轻出血、水肿和疼痛。同时,扭伤的部位不要承重,尽快到医院去。

提醒,扭伤后2~3天内是冷敷,等肿胀缓解后,才能热敷。

晕倒、昏迷——乱掐人中真的没有用!

导致出现晕倒的原因很多,但晕倒后周围人的动作多半只有一个——掐人中!隔着屏幕都看到你们在默默点头了,所以,又要敲黑板了——掐人中真的对抢救晕倒的人没有用。有人可能会说:“不可能哟!我确实就见过晕倒的人,掐了几下人中就醒了!”

事实上,晕倒后掐人中醒了的人,你不掐他也会醒,而真正昏迷、心脏呼吸骤停的那种,你咋掐也掐不醒。专业人士有时候也会掐人中,但不是为了救晕倒的人,而是检查他有没有意识。

有人晕倒正确的操作是:

如果来得及,要赶紧把晕倒的人扶住,避免因晕厥造成外伤。再将患者平躺在地上,打120。

在医务人员来之前,可以先看看是不是有颈动脉搏动。

如果能摸到颈动脉的脉搏,需要将下颌骨抬高,检查口腔是否有呕吐物等异物,如有需要及时清理,保证气道顺畅。同时还可以将头偏向一边,保持向左侧卧体位。

如果摸不到颈动脉的脉搏,正好你也学习过心肺复苏,那么可以行动起来了,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如果中途恢复了脉搏就可以暂停心肺复苏,等救护车来。

如果晕倒的人伴有抽搐,高度怀疑是癫痫的,千万不要往嘴里塞任何异物。

流鼻血——不要仰头、不要用冷水拍后脑勺

流鼻血后不要仰头这件事,经过那么多年的科普,大家都知道流鼻血仰头并不能止血。但是,流鼻血后还有一件事不能做——用冷水拍后脑勺,这个方法对止血也是没有一点点的帮助。

流鼻血后正确的操作是:

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如果血液流入口腔要尽量吐出,避免吞进去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

止血:

1. 指压止血法:用大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子中部,利用鼻翼间接压迫出血点。

2. 鼻腔填塞止血法:用纱布或干净纸巾,进行局部填塞。

3. 冷敷法:可用冰块冷敷鼻根部。

【资讯】01谣言扫描器

谣言:烧烫伤可以涂抹牙膏来清凉止痛。

真相:烧烫伤涂牙膏的做法是错误的。牙膏中的薄荷成分虽能让患处暂时感觉清凉,但这样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创面感染。此外,涂抹酱油、香油、花椒面、凡士林等 “土”方法,不但不利于伤口恢复,还会增加感染机会。发生烧、烫伤后,应立即用凉水冲洗患处,做降温处理,可以抑制高温对皮肤的损伤,降低感染危险;对于有衣物覆盖部位的烧烫伤,应立即用冷水进行局部降温,然后轻轻脱去衣物或用剪刀纵向剪开,用干净的纱布包裹患处,保持其清洁和干燥。如果伤处起了水疱,切勿随意刺破,小水疱可待其自然吸收,水疱较大或严重时要马上就医。专家提示,小面积浅度的烧伤在基础家庭急救后及时到医院处理,较严重的建议立刻就医。(科学辟谣平台)

02最现场

地铁站内,孕妇突然临盆,紧急关头众人携手搭起“临时产房”,展开一场爱的接力。这段接力助产的视频,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9月17日下午,正值下班高峰期,长沙地铁黄兴广场站内一名孕妇突感不适即将生产,接到求助后工作人员迅速在站厅内,铺设毛毯、设置屏风、准备热水、酒精等消毒用品,为孕妇搭起了一座临时“产房”,还有热心乘客送来衣物为产妇保暖。同时,车站利用广播寻找站内医务人员。紧要关头,车站女员工和热心女乘客当起了临时接生员,一起为产妇加油鼓劲儿。

不久,临时“产房”里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产妇顺利诞下一名男宝宝。随后,车站工作人员、地铁民警、医护人员和热心路人接力抬起担架,一路把产妇及婴儿送上救护车,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目前,母子二人平安,网友纷纷为工作人员和好心路人点赞,并为“地铁宝宝”取名“铁生”。(央视新闻)

03暖心闻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够牵动人的情感,带来温柔的抚慰。日前,在江苏南京,7旬夫妻到医院义务弹钢琴的视频走红网络,引来众多网友转发称赞。多年来,在南京一家医院的门诊大厅,总是能看到一位带着艺术家气质的老人弹奏钢琴,患者们常常能在就诊期间听到从大厅传来的一曲曲悠扬的钢琴曲,也有很多患者和家属在这里驻足欣赏......这位老人就是71岁的崔忠和,他是一名钢琴老师,崔忠和说他和老伴每周都来医院2次,为患者和医护人员义务演奏钢琴。崔忠和说:“我是2010年6月来到医院弹钢琴的,至今已经有10年多了”。

“老伴之前工作忙没有时间学钢琴,退休后和我学了2年钢琴,也到医院做起了钢琴义工,我觉得挺好的”。崔忠和称退休后想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会来大厅听钢琴曲,希望能缓解他们的心情,同时也能充实自己的生活”。网友纷纷为两位老人的举动点赞:“爷爷奶奶好温暖”“祝两位老人健康长寿”“被老人的钢琴声治愈”......十年多来,风雨无阻,用音乐“治愈”患者心灵,为你们点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