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生活小管家0514
2021-05-14 10:20:43 字号:

听众朋友上午好!您现在正在收听到的是阳光调频1016,安乡人民广播电台,正在直播的是生活小管家,我是洋洋。

路上遇到这样的搭讪,要小心了!

突然在街上被搭讪,感到意外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因为整个过程可能被偷拍,并制作成视频传到网上,成为偷拍者的牟利工具。今年11月,天津女子小杨和朋友在天津南开大悦城的一家咖啡店休息时,遇到一名男性前来搭讪,找她要微信。因为小杨此前也有被搭讪的经历,礼貌拒绝该男子后,并没有把这次搭讪放在心上。然而几天后,有人告诉她,她被搭讪的视频被人放到了网上。这让小杨非常气愤,当时搭讪者并没有告知她正在录像。最重要的是,他没有经过小杨的同意就把视频放到了公共平台。随后,小杨给该视频账号留言,要求他立刻删除此视频,同时向平台举报该账号。几天后,她发现该账号被平台封号了。

小杨被搭讪偷拍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去年7月,北京女子小乐在北京三里屯逛街时也遭搭讪偷拍。小乐:回家后,朋友发给我,才发现里边的视频有我的照片。我才意识到可能被人拍了,而且他配的文案还让人很不舒服。

在短视频网站上,记者发现以搭讪为主题的账号,搭讪者均为男性,搭讪对象以年轻女性居多,内容均为交友、要微信号,而这些账号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一个叫作“马爷搭讪研究所”的账号,甚至连高中生都搭讪。记者联系了这个账号的所有者,他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可传授搭讪技巧。线上收费498元,可加微信群,有老师单独指导。线下5800元,四天搭讪实战。此人称搭讪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找女朋友。该账号所有者还表示,在短视频平台开搭讪账号有被封号的危险,他就曾被多次封号,上一个被封的账号已经有几十万粉丝。此人称如果账号被封了也不要紧,重新开一个就行。

律师:偷拍视频涉嫌侵犯隐私权

目前网上搭讪的视频账号很多,法律界人士表示,搭讪并偷拍视频涉嫌侵犯被摄录人的隐私权。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这种交往互动,包含了被拍摄者的容貌、语言、声音及所处场所等方方面面,属于被拍摄者的社交隐私范畴,从法律意义上应该被认定为隐私权所保护的私密活动。

如果拍摄者未经被拍摄者的同意,拍摄并记录这种搭讪行为本身就违反法律,更不用说在社交媒体平台公开播放。此外,搭讪视频所拍摄的内容涉嫌侵犯被摄录人的个人信息。

法律人士介绍,根据民法典规定,个人行踪信息也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之一,都是法律上所保护的自然人权利的主要内容。此外,这些拍摄者利用搭讪女性牟利,其中还涉及欺骗与隐瞒,也违背了公序良俗。

03暖心闻

近日,福建政和一位妈妈骑摩托车载3岁女儿赶夜路回家,交警拦下后作出一个举动,被网友纷纷点赞。

当天,一位年轻妈妈骑着尾灯坏了的摩托车,载着3岁女儿赶夜路回家,途中女儿已经困得睡着了。巡逻交警发现后,当即拦下母女俩,从妈妈手中接过孩子上了警车,打开车灯护送母女二人回家。一路上,小女孩都在警察叔叔怀里安心熟睡。女孩妈妈介绍说,当时是晚上5点半左右,从老家回来太晚,没想到车灯也坏了,的确很危险。多亏了交警及时帮忙。小孩子趴在我腿上,我那个姿势骑车也是挺累的。到家后,女孩妈妈连连道谢,并表示以后一定会注意安全。网友纷纷为交警点赞太暖心了” “真是有温度的执法”......为有温度的执法点赞!

矿泉水瓶直接被炸飞!自热火锅千万别这么吃!

不管是什么季节,火锅都是很多人的最爱。特别是,有时候一个人宅在家时,既懒得出门,又不想点外卖,自热火锅就成了吃货们的首选。 确实,自热火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用火、不用电,在专用的塑料包装内放入加热包,再加上一瓶水,10至15分钟左右,一“锅”香喷喷的火锅就出炉了。

“第一次吃自热火锅,加热包在塑料碗底部反应时,‘噗噗’作响,还是有点慌的。”市民小夏说,每次等自热火锅加热时,他都要躲得远远的,生怕加热包反应时,沸水飞溅出来。那么,自热火锅在使用时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市面上的自热火锅安全性高吗?

11月27日上午,浙江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消防救援大队对自热火锅加热包的安全性进行了实验。“市面上大部分自热火锅加热是利用加热包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从而煮熟食物。”消防员说,而日常使用时,对加热包加热的不规范操作就有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消防员通过实验模拟了两种最为常见的错误使用加热包方式。

“一种是在使用加热包加热自热火锅时,堵住了自热火锅的透气孔。另一种是将加热包剪开,将加热包内粉末直接与水发生反应。”进行实验的消防员介绍。

消防员拆开一个自热火锅。“所有的自热火锅的盖子上,都会有一个透气孔。透气孔的作用是将加热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及时散发出去,以免在热蒸汽将人烫伤。”实验前,消防员进行了简单科普。

实验中,消防员把加热包放入塑料碗中后,加了水,然后放上需要加热的食材,再盖上盖子。而在盖上盖子后,消防员有用胶带纸将透气孔直接封住了。

加热反应开始里,自热火锅里开始发出“噗噗”的声音。大概半分钟以后,装着密封的自热火锅就开始膨胀变形了。大概一分多钟之后,自热火锅的盖子突然被热气掀开,大量的水蒸气就从盖上边冒了出来。“水蒸气温度最高可能达到近200℃,这样的水蒸气直接接触皮肤的话,容易造成烫伤。”消防员说。

当热气将盖子掀开后,尽管反应仍在继续,但消防员说,自热火锅中的食物已经很难再被“蒸熟”了。

“自热火锅和方便面不太相同,方便面使用时加入热水后,内部不再会产生热气,因此需要密闭。而自热火锅加热时,一定要保证透气口能正常透气。”实验后,消防员提醒。

另一个实验中,消防员将自热火锅的加热包剪开后,倒入一个矿泉水瓶中,让粉末直接与水发生反应。“加热包中的粉末直接与水反应,反应速度会更快,反应也会更剧烈。”消防员说,这模拟了日常生活中,一些“自作聪明”的吃货朋友们,为了让自热火锅加热更快,而选择直接让加热粉末与水反应。

实验中,消防员将水与加热粉末混合后,拧紧了矿泉水瓶盖。“这就是一个极端的环境下,将两个错误操作混在了一起。”

此后,矿泉水瓶内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大约1分40秒后,矿泉水瓶身逐渐膨胀变形。2分30秒后,矿泉水瓶倒地,此时,瓶身迅速膨胀,扩大。反应大概进行了7、8分钟后,矿泉水瓶突然发生“爆炸”,瞬间瓶内的水、加热粉混合物四处飞溅,并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声”。这时,矿泉水瓶变形,瓶盖也不见了踪影。

“这是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在瓶内形成了高压,因而引起的‘爆炸’。”消防员说,这种“爆炸”是在一种非常极端的条件下产生的。“我们想通过实验告诉大家,千万不能直接将加热粉末与水直接反应。

另外,加热粉末与水直接反应不仅存在危险性,反应后产生的废水也不利于处置。“加热包的外包装进行了特殊处理,反应后的粉末仍会留在包装内,但直接用粉末进行反应后,剩余的废水若直接倾倒的话,有污染环境的风险。”消防员说。

目前,市面上正规渠道销售的自热食品,只要大家在使用和食用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加热,安全性是可靠的。

在此,消防员给出了一些使用自热食品的小提示:

1、 选购自热产品时,要注意观察包装外壳是否有QS标志,自热火锅的塑料包装是否使用的是PP5材质。

2、检查加热包的包装袋是否破损,如果破损就不再食用,同时还要检查出气孔是否处于被堵塞状态。

3、一定要按照自热食品上的说明书来使用发热包,并严格按照提示内容操作,特别是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避免明火。

4、自热食品包装底部温度高,最好在桌面上加一层隔热垫,以防玻璃碎裂或者在桌面留下印记。

5、自热类食品不能放入微波、烤箱等加热,加热完成后,揭盖要当心,以免被蒸汽烫伤。

6、因生石灰属于航空危险品,乘坐飞机时严禁携带,所以大多数含有生石灰的自热类食品,是不能携带上飞机或者托运的。

7、消费者使用后的方便火锅垃圾应避免大量堆积或与水直接接触。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