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生活小管家0528
2021-05-28 09:44:34 字号:

揭开3种新型“保健品”套路,提醒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秘方公布给大家……”

最近,有一段视频在网上十分火热,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多位衣着端正的“神医”在推销“神药”“保健品”,号称能根治各类疑难杂症,并喊出开头的那句话术。

看到这种画面,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好笑,并且嗤之以鼻。可你不知道的是,无数中老年人扎扎实实地上过他们的当,掏空钱包买回一堆无用、甚至有害的“保健品”。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近期常见的一些保健品骗局。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深陷保健品骗局不能自拔,一定要伸出援手,把他/她拉回正轨。

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骗局

一直以来,许多保健产品的功效都备受争议,尤其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骗局更让人对它有所戒备。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调查数据,70%以上的“保健产品”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此外,有调查显示,超过42%的老年人因购买保健产品而上当受骗,而每5位上当的老年人,只有1人会选择报警。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晓兵说:“在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之下,一个只需要几千元的辅助治疗仪,可以卖到几万元一台。”

为什么老年人总是首当其冲,成为保健品骗局的受害者呢?

第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年龄、疾病等原因,老年人身体每况愈下,所以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更讲究养生和保健,愿意购买保健品;

第二,老年人容易与社会脱节,跟不上信息的更新变化,不知道保健品市场的水有多深,而且出于贪小便宜的心理,购买保健品送一堆廉价的东西,就会觉得很划算;

第三,老年人普遍比较孤独,儿女有自己的家庭,每天都要工作,孙子孙女也每天上学,平时想找个人说话都难。老年人更希望与人交流,保健品销售员抓住老年人的心理,很容易取得信任,让他们放松警惕;

第四,一二线城市的老年人会有一些存款,部分人每个月有退休金,舍得花钱买保健品;

3个新型“养生”骗局,一一拆穿

近年来,保健产品的真假越来越难以分辨,新型“高科技”层出不穷,中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下面小九介绍3种近期常见的“骗局”,希望大家能擦亮眼睛。

骗局1:喝养生水通血管,治百病

据传言,“量子能水”取自地下万米深处,日常饮用有治疗肺炎、鼻炎、中风、高血压、月经不调等疾病的功效,甚至可以抑制癌细胞、弓形虫。此外,还有一种“竹盐水”的养生水号称可以“通血管,预防高血压和脑梗”。

然而,在相关部门认可的《保健品的27种保健功能》中,并没有“防癌抗癌”这一项。所谓的“量子产品”,其实是收割智商税的伪科技产品,量子技术虽有一定的发展,但要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销售人员用“高科”包装产品,很容易取得信任。实际上,不管是量子能水还是竹盐水,都毫无益处。

骗局2:白藜芦醇预防心脑血管病

传言称,法国人虽然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很低,这是因为他们爱喝葡萄酒,而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作用很大。从此,白藜芦醇就“走红”了,商家宣称它可以抗衰老、抗血管老化等,将其吹捧为“神药”。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边原表示,白藜芦醇除了广泛存在于葡萄酒中,还存在于花生、虎杖等植物中,它只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并非药物,虽然有科学家对白藜芦醇的延寿、防癌功效进行过研究,但都是建立在动物试验和体外细胞试验的基础上,白藜芦醇对人是有害还是有益,目前尚无确切答案。

骗局3:脱糖电饭煲,帮助降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米饭容易使血糖升高,因此一些商家看准商机,推出了脱糖电饭煲,宣称“可以降低米饭70%的糖”。产品一经推出,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就突破了10W+,在中老年人圈子里成了“网红产品”。

难道脱糖电饭煲真的能给米饭“降糖”吗?

实际上,这种电饭煲只是增加了一个收集米汤的盒子,米饭蒸到半熟时将米汤过滤掉。实验证实,人吃了脱糖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后,血糖变化与普通米饭没有任何差异。

不仅如此,专家还提醒,食用“脱糖米饭”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从而摄入更多的精制主食,反而使得血糖更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如何识别保健品骗局?

如今保健品的骗局五花八门,家中老人通过电视、路边、推销员的广告,容易上当受骗。我们应该如何识别保健品骗局呢?

1.一定要明确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坚决不把保健品当成药品使用;

2.即使要购买保健品,也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轻信来路不明的分享会或养生活动;

3.购买保健品前,要看清楚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比如保健食品的特殊标识(蓝帽子)、批号、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4.购买保健品后,保留好相关的购买凭证,万一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购买凭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输入相应的批准文号,查找对应内容,辨别真假。

此外,如果家中长辈不慎受骗了,我们不要一味地指责,毕竟他们也不想发生这种情况。正确做法应该是,先肯定他们购买保健品的初衷,再用婉转的语气告知他们如何识别骗局,劝导理性消费,以免引起家庭矛盾。

当然,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是“假货”,关键在于学会辨别。你的家人都买过保健品吗?当遇到家人疯狂购买保健品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处理?

【育儿】营养过剩也会导致孩子长不高!想要孩子长个,这些误区要避免

老师和家长们,你们知道吗?影响身高的因素,不仅包括遗传因素,还与营养息息相关。营养不足会导致孩子个子矮,但营养过剩,同样可能导致孩子长不高。

营养过剩会导致发育提前

专家表示,近年来不少孩子因营养过剩发育提前,过早地促进骨骼发育使身高生长提前停止。过多的营养会加速骨骼老化。因为在体内聚集的代谢产物,

  可以激发人体的紊乱,还可以导致一些轻微的炎症因子增加,从而启动体内的炎症通道就会威胁到生长板上。软骨细胞的生长,骨龄便会加速,如果骨龄超过人的实际年龄,就会把生长的空间消耗掉了。

营养过剩易造成体重超标

营养过剩还容易对少年儿童造成体重超标、“三高”风险增加、儿童性早熟等不良影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和体格明显改善,膳食质量提高,食物结构发生变化,居民营养不足状况得到根本改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分别降至4.8%和1.9%,然而,身边的“小胖墩”也多了起来。

数据显示,我国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相当于将近每5个中小学生就有一个“小胖墩”,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亟待关注。

专家提示,高糖摄入已成为青少年肥胖、糖尿病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青少年糖的摄入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据统计,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正常体重的4.0倍。

统计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含糖乳饮料和饮料消费率分别在30%和25%以上,消费率高于成人,是肥胖“元凶”之一,应引起足够注意。

专家建议一定要均衡饮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少吃高糖、油炸食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重,不仅要做到合理膳食,还要加强运动,保持“吃动平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身高。孩子长多高才算“达标”?父母都高为什么孩子矮?孩子身高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关于长高,哪些有科学依据,哪些是谣言?

儿童成长,抓住三个快速生长期

成长并不是一个很平均的过程,孩子有三个快速生长期,抓住每个快速生长期不掉队,孩子的终身高才可能达到理想水平。第一个时期是胎儿期,就是孕中期的时候;第二个时期是婴儿期,从出生到一岁这个年龄段;第三个时期是青春期。

第一个时期:胎儿期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时候的身长约50公分。如果母亲在孕期营养不良、疾病等原因,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身长均低于正常,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长发育。此类矮身材应从出生开始积极采取保健措施,如加强营养、锻炼等赶上生长。

第二个时期:婴儿期

一岁时身高生长是非常快的,大概增加25公分,1-2岁一般增加10公分,2-3岁一般增加8公分,到三岁的时候能达到一米左右,从孩子出生到三岁,身高大约增加了两倍。

第三个时期:青春期

女孩一般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每年身高可以增加10-15公分。男孩一般13岁进入青春期,每年身高可以增加15-20公分。

   儿童身高生长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生长过程,家长要抓住这三个时期,同时要进行一个全程的监测,从孩子出生到青春期,青春期结束到成人,任何一个年龄段身高生长受到影响,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身高。

家长对于孩子身高常见误区

误区1:盲目等待,认为孩子还小,有可能是晚长

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是:3岁时与最终身高相关达80%;如果孩子在3岁时未能追赶上其他正常孩子身高,成年终身高有可能不佳。晚长现象不是普遍现象,不能盲目认为孩子是晚长,盲目等待,需要经过专业的医生判断才能诊断。

误区2:父母高,孩子不会矮

孩子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遗传、环境、疾病等,遗传因素只占 70%左右,还有30%左右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父母高,孩子的身高不一定高;父母矮,孩子身高也不一定会矮。

误区3:轻信广告,吃增高药等保健品

各位家长千万不要相信非正规渠道的增高广告而选择增高保健品和器械。很多增高药通常含有性激素和其它不明成分,往往会导致孩子的骨龄提前成熟,生长潜力降低,从而导致孩子终身高受损。

误区4:23岁还能窜一窜

大部分人都认准一个“真理”——23岁还能窜一窜!医学研究发现,只有极少部分的人在18岁以后还能长高,这部分人群骨龄还没达到18岁,骨骺线未闭合,可以抓住最后的时机。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大部分孩子的生长发育提前,所以,18岁以后还能长高只是极少部分孩子(有可能是一种病态,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脑垂体功能异常)。

做好这四点 让孩子身高“达标”

想要让孩子在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长高,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春天可以多做户外运动,运动能够促进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尤其在每天在阳光下跑跑跳跳,既能增进孩子的食欲,也有助于孩子晚上的睡眠,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保证优质的睡眠,充足的深睡眠有助于身高增长。负责身高增长的最主要激素生长激素是晚上分泌的,白天处于很低的水平。生长激素必须是深睡眠才会分泌,睡眠剥夺和浅睡眠都使生长激素少分泌或不分泌。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学生的必要睡眠时间、学校作息时间、晚上就寝时间等3个“重要时间”作出明确要求。明确学生睡眠时间,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科学均衡的饮食,在春天有很多应季的蔬菜都上来了,一定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要求大家是要什么都得吃,不挑食、不偏食。

还要注意一点,晚上睡觉前不要吃得太饱了,尤其晚上喝奶的时候也不要太晚喝,这样会影响孩子睡眠质量,甚至会有食道反流的问题。

春天要带孩子多晒太阳,可能很多家长现在都在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但实际上通过紫外线照射我们皮肤,就促进皮肤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我们体内钙的吸收和骨骼的钙化。

老师和家长们,想要孩子长得高,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规避误区,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罗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