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车行天下0601
2021-06-01 15:39:49 字号:

上午好!为您送上今日车圈早报

//大量ETC车主遭短信诈骗

近日,四川巴中警方破获了一起利用“ETC”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据悉,去年10月,四川巴中的冯先生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的ETC账户将于30日内失效。冯先生按照链接页面要求,输入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并进行了提交。然而,就在输入后短短几秒钟,银行卡内的11900元就被迅速盗取。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其会通过冒充ETC中心等机构名义,并以卡过期了、系统升级、失效激活等理由发给受害者,诱惑用户在钓鱼网站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实现诈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警惕冒充ETC中心短信。

//吉利关联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二手车销售

日前,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发生变更,本次经营范围变更主要增加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二手车经销、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汽车租赁等业务。据悉,该公司由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吉利要卖二手车了吗?

//最贵电动车?劳斯莱斯Silent Shadow正在开发中

日前,有消息称劳斯莱斯确认正在量产化开发Silent Shadow,该车未来将会采用纯电驱动设计。官方表示这将是一辆全新的劳斯莱斯,新车将采用103EX概念车的设计语言,预计或为一辆四门超豪华轿车。史上最贵电动车要来了。

// 吉利与济南产发集团签约合作

近日,济南产发集团与吉利科技集团济南换电站项目签约仪式在杭州吉利大厦顺利举行,双方正式协议约定产发集团出资参与吉利科技新能源济南换电站项目。未来,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助力济南新能源产业发展,开展多维度、多层级的深度合作。联合建设换电站。

//日产或在英国建电池厂

近日,日产正在与英国政府进行深入谈判,该公司希望在英国建造一座电池超级工厂。据知情人士透露,日产将在其桑德兰(Sunderland)工厂内添加电池生产设施,并由日产的中国电池供应商远景AESC负责运营,该工厂每年将为20万辆电动汽车生产电池,并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日产推进欧洲电动车计划。

//现代豪华汽车品牌再被召回

近日,韩国国土交通部宣布将召回现代、起亚等汽车厂商相关车型,在韩国销售的共进70多万辆问题汽车。据悉,在韩国国土交通部这次召回71.4万辆问题车辆中,现代旗下的雅尊、捷尼赛思G80两款车型占到召回总规模的近六成,此外还包括起亚狮跑及起亚K7等。主要原因是车辆制动系统中的电子控制液压装置内部短路,可能会引发火灾。捷尼赛思在中国已开始预售。

//东风风行全系车型或将换新LOGO

日前,有消息称东风风行将于6月举办发布会宣布旗下全系车型更换新LOGO,东风风行将新LOGO命名为劲狮标,全新劲狮标或许就是此前新车T5 EVO上采用的车标。据了解,在东风风行向工信部提交的申报图中,包括菱智PLUS、菱智M5、风行T5、风行SX6在内的多款车型的品牌标识将由飞燕更换为劲狮标。飞燕标被东风收回?

//长城汽车全球首家新零售商超店落户泰国

近日,长城汽车全球首家新零售商超体验店正式在泰国曼谷邦纳中心广场开业,这是长城汽车在新用户体验战略下,首次在全球范围推出新零售概念,不仅拉开了长城汽车营销网络布局东盟市场的序幕,也意味着长城汽车在东盟市场全面进入新用户体验阶段。长城剑指全球市场。

//今年已新增2.1万个充电桩企业

日前,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截止到525日,全年尚未过半,但我国已经新增2.1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159%。今年到目前为止新增的充电桩企业已经与20182019年全年的增量相当。目前我国有近13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其中近8成的充电桩相关企业成立于近5年。充电桩成热门。

//捷氢科技全新园区落成

近日,代表了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最先进水平,坐落于上海嘉定区氢能港、集车规级氢燃料电池研发和制造于一体的捷氢科技全新园区落成。据悉,该园区于2020316日正式开工,历经320天顺利落成。未来,这里将成为捷氢科技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一步落地,加速燃料电池产品的产业化进程的全新起点。捷氢科技加速产业化进程。

//别克君越新增艾维亚先享型

5月31日,上汽通用汽车旗下别克君越新增艾维亚先享型,售价为26.58万元。外观方面,新车沿袭了别克艾维亚高端子品牌的标志性元素,包括中世纪贵族锁子甲的专属格栅造型、专属梅洛酒红车身颜色,体现高端属性。动力方面,新车搭载由通用汽车第八代Ecotec 2.0T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74kW,百公里油耗低至6.9L,与之匹配的是9HYDRA-MATIC智能变速箱。专属车漆,精致内饰。

再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要违法了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实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首次纳入全国性立法,揭开了儿童乘车安全法治时代的新篇章。立法是全面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0年10月通过,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其中,第18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提高户外安全保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这为中国预防未成年人交通伤害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使得儿童安全座椅成为儿童乘车出行的必选项。

道路交通事故是全球5-2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大致死因素,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有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18.63万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其中超过1/3死于乘车过程中。

在中国,道路交通伤害已成儿童的致命“杀手”。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两城市儿童安全座椅使用及认知状况》数据,道路交通伤害已是中国儿童的第二位伤害死因。  

现实中,很多家长都明白,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以在交通事故的碰撞中大幅降低婴幼儿受伤程度,但是在我们国家,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并不理想。

“我们前几年对十几个大城市做了调研,有的城市安全座椅配备率甚至不超过20%。”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机动车辆研究室主任周文辉近日透露了这样的数据。 

另外,调查还显示,儿童安全座椅配备的持续性也比较差,很多家庭在孩子幼年时会配备一个儿童安全座椅,一旦到了4岁以上(5-12岁年龄段)配备率就下降了,使用增高垫的比例也下降。  

周文辉说,很多发达国家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都很高,而目前我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则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与家长的意识、法律约束、宣传教育以及产品使用不便等多方面都有关系。

儿童安全座椅是什么

儿童安全座椅是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少年儿童设计,能有效确保儿童乘车安全,减轻或避免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座椅。

儿童坐安全座椅和父母抱着有什么区别?

很多家长认为,在行驶的汽车上,把孩子抱在怀里才安全,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早前发布的《中国儿童交通安全蓝皮书2018》,儿童乘车出行的最主要方式是由家长抱着孩子坐后排,占比达到了55.23%。

其实,这种不少人习以为常的乘车方式,隐藏着巨大风险。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儿童座椅主检工程师徐哲介绍,在碰撞瞬间,车内物体会产生30-50倍自身重量的惯性力,如果家长怀抱孩子在后排,一个10公斤的孩子则会产生300-500公斤的力,家长很难抱得住。

“即使侥幸没有完全脱手飞出,家长由于惯性作用身体会压迫孩子,使孩子撞到前排座椅,受到比较大的伤害。”

此外,如果家长抱着孩子坐在副驾位置,一旦安全气囊打开,会造成孩子头部和颈部的错位,甚至导致死亡。如果气囊没有弹出,孩子很可能会撞在仪表盘或者挡风玻璃上。

周文辉说,从交通事故儿童死亡方式的统计数据看,颅脑损伤占到79%,而防止颅脑损伤是儿童安全座椅主要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目前,很多家长已经充分认识到儿童乘车安全问题,并给孩子安装了安全座椅,但仍有部分家长抱有侥幸心理,除了上面提到的怀抱问题,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把孩子放在副驾驶位

我们都知道,遭遇交通意外,座椅前方的安全气囊会对前排成员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研究显示,安全气囊瞬间爆开的速度、冲力都非常大,可达到300km/h。即便是成人,在这个速度和冲力下也会受到严重伤害,更不必说身体发育不完善、皮肤娇嫩、骨骼不够坚实的儿童。

误区二:距离很近,一会就到目的地

有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离家15公里的路上,所以,短距离出行也要使用安全座椅,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误区三:孩子长高了,可以使用安全带

事实上,安全带是基于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所设计,对身高达到1.45米以上的人安全带才能以恰当的松紧度跨过肩部、胯部,从而起到保护效果。

儿童安全座椅之所以能保护儿童乘车安全主要作用是下面这3个方面

1、在汽车碰撞或紧急制动的情况下,可以将儿童约束在汽车座椅上,不会飞出;2、通过充分吸能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减轻冲击力对儿童的伤害,保护儿童安全;

3、防止孩子车内随意活动,发生误开车门、车窗,掉出车外的意外。

根据《中国儿童交道路通安全蓝皮书2018》数据显示,发生车祸时,汽车内未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情况下儿童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的8倍,受伤率是后者的3倍。而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显示,在报告调研的175个国家中,有84个国家制定了儿童约束系统的国家立法。

今年,我国也成为了有全国性立法的国家之一。儿童安全座椅之所以得到法律上的约束,是因为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等约束装置,是目前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最有效手段,是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重要途径。正确安装儿童安全座椅也非常重要。

酒后在小区里挪车算酒驾吗?法官解读来了

酒驾入刑后,“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心存侥幸或者认识上有“盲区”,游走在罪与非罪的“边缘”,玩着危险“游戏”。

近日,一名醉汉因在小区内挪车,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基本案情:2019年11月的一天,刘某酒后乘坐出租车回家,刚到小区门口,便被值勤保安拦住,“你的私家车占用了别人的停车位,车位主人非常气愤,请你抓紧时间挪车,将车停到小区外面。”刘某未多思考,开着自己的车子出了小区南门,但是意外发生了,向西行驶十几米后,与一辆迎面而来的小轿车相撞,造成两车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经鉴定,刘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50.43mg/100ml,达到醉驾标准,被告人刘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事后,刘某主动赔偿了给对方的车辆损失费7700元。裁判结果

该案经焦作市马村区法院审理后,以危险驾驶罪依法判处刘某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22000元。

法官说法:

驾驶员为了挪车需要在停车场、居民小区等场所短暂驾驶车辆,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因此,向社会开放通行的小区、单位内部道路、公共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均属于道路的范畴。

一些驾驶员认为挪车不能算是驾驶,而在司法实践中,将驾驶行为概括为三步,即“上车”、“打火”、“轮子动”,只要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了物理上的位移,即可认为驾驶行为已经完成,因此在小区、停车场挪车的行为在刑法上也会被认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