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生活小管家0716
2021-07-16 10:17:54 字号:

瞠目结舌!一杯隔夜网红奶茶,卖到40元+!店家发声

湖南长沙的网红奶茶茶颜悦色近年爆火,而在近一千公里外的地方也有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狂晒自己喝到了来自长沙的奶茶。

   能喝到异地的网红奶茶,背后是大批茶颜悦色代购商在那里运作,他们大多套用一样的头像一样的名字:“茶颜悦色 代购”。最近,有人爆料称,自己代购的茶颜悦色已经涨到快50元一杯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体验了一次。

在杭州买一杯长沙的奶茶购买+提货约花40-60元

  据悉,通常代购会提前一天在朋友圈发布预订信息(包括代购的品类价格和限定数量)开始统计第二天的订单量,如果前一天的订单没那么多,当天上午下单也能当天喝到。

   原本一口价的代购奶茶,也有“特价+优惠券”,长沙门店卖15元一杯的“烟火易冷”,在杭州的代购价为35元,需自提,记者用掉优惠券实付33元,但是不能选甜度,也不能选择冰块多少。

   在小程序扫码下单之后,记者开始了耐心的等待。下午的时候,代购商会在朋友圈里发布当天的到货时间和提货点,然后客人可以自行选择叫闪送或者自提。

原本的提货时间定在晚上7:30,下午4:50的时候,代购商临时在朋友圈说要推迟一小时,他解释说因为这次带的货太多,被高铁工作人员拒绝上车,所以到达时间会晚一小时。8时许,在杭州火车东站旁某酒店G层的仓库,门口挤着等待取货的五六个跑腿小哥,和记者一样到现场自提的几乎没有。如果加上跑腿费,这杯奶茶的价格逼近60元大关。晚上9:10,记者终于拿到了这杯从长沙远道而来的奶茶。

拿到手的时候觉得比平常喝的同杯型奶茶轻一些,打开盖子,果然奶茶的量只有3/4杯,不知道是运输过程中撒漏还是奶油融化了,奶茶上还漂浮着没有来得及融化的奶油,看起来着实没什么食欲。

  外包装上,写着茶颜悦色的温馨提示:越快喝完越好喝。而这杯奶茶经历了十多个小时才到达记者手里。

杭州代购参差不齐,有的竟卖隔夜奶茶

  塔塔应该是杭州最早开始做茶颜悦色代购的一批人,在做这门生意之前,他从没有代购食品的经验。这两天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挂了另一个代购商,“我有个朋友小A在他的群里,发现他不光用了和我一模一样的微信头像和名字,而且还在卖隔夜的奶茶。”

小A说自己因为在群里质疑这位代购商奶茶的新鲜程度,被踢出群。但很讽刺的是,代购商随后发布的群公告里,承认了自己售卖的茶颜悦色奶茶是提前一天从长沙买回杭州的,经过低温冷藏之后,第二天售卖,并且头像也换了新的。

11天内涨价三次

   曾经从塔塔这里代购过奶茶的阳阳告诉记者,塔塔的奶茶代购价格从6月27日到7月6日,不到半个月时间内涨了三次价。以热门款凤栖绿桂为例,6月27日这杯奶茶的代购价格是32元(长沙门店售价12元),而到了7月13日,这杯奶茶已经卖到了42元。

    当被问及为何频繁涨价时,塔塔给出的理由是最近的茶颜悦色越来越难买了,因为老板对黄牛代购的行为很敏感,已经发生了很多次在门店或者外卖下单直接被拒单的情况,“杭州人在长沙都出名了。”

为了不被拒单,一次最多下单9杯,按照现在每天出杯量在200杯~250杯,需要有6个人通力合作,从上午10点茶颜悦色开门开始,一直忙活到下午2点左右,然后去赶返程高铁。

  记者看了一下最新的菜单,也许是为了方便统计金额,代购菜单里的茶饮价格只有42元或者39元,而他们的原本定价基本上都在12元到17元。

跨越上千公里人肉背回奶茶,多地兴起茶颜悦色代购服务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记者发现,除了这种带回本地销售的方式,还有一种代购采用的形式为从长沙代购后,配送至火车线路沿途的高铁站,目的地有上海、杭州、南昌、广州、深圳等,甚至有代购称全国可送。

茶颜悦色:希望停止跨城代购!

7月14日,@茶颜悦色官方微博 发声称:希望代购者停止这种行为,也呼吁广大消费者不要从任何渠道代购奶茶。消费者通过跨城代购买到的“茶颜悦色”奶茶不仅特别特别贵,还特别特别不好喝!并且,很可能买到的奶茶根本就不是“茶颜悦色”出品!此前武汉相关部门就破获过假冒“茶颜悦色”奶茶案件。

  茶颜悦色表示,其奶茶都是现调现做,保质期很短,保存条件也很苛刻,一杯现调奶茶经过高铁、大巴等交通工具,在没有合适稳定的储存条件的情况下进行长途运输,有极大的食安风险。

  食品安全大于天,这类已经触及食安红线的购买我们了解后都会一票否决的。正如相关报道所言,为了打击奶茶代购,我们的门店在接到大的订单时,都会核实购买原因。如确认是代购行为,门店会拒绝接单。

有人吸食电子烟后昏厥,贵阳警方循迹破获贵州首起贩卖合成大麻素类毒品案 ,30余名涉案人员落网

2021年7月11日,在贵州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统筹指挥下,贵阳市禁毒部门一举破获贵州省内首起贩卖合成大麻素类毒品案件,抓获团伙主犯8人、查获吸毒人员20余人,缴获合成大麻素类电子烟、毒品巧克力等毒品若干。

案情回顾

今年年初,贵阳市禁毒部门陆续接到线索称有群众在吸食电子烟后出现昏厥。该情况引起禁毒支队重点关注,并立即部署对活跃在市场上的电子烟样本进行检测,经鉴定后确定部分“电子烟”含有合成大麻素成分。该禁毒支队立即进行梳理并上报。

6月,贵州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牵头指挥,贵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具体负责,涉及的省内其他市州禁毒部门协作配合。通过侦查,一个活跃在贵阳市,利用互联网进行联系和支付,通过“跑腿”或物流寄递形式贩卖大麻电子烟油为主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通过侦查,发现该团伙涉及贵州省2个市州及全国6个省市,贩卖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涉及多种合成大麻素。7月11日,专案组决定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彻底打掉该涉毒团伙。行动开始1小时内,7名主犯均已在租住处、酒店等布控点落网,抓捕组远赴至云南对剩余1名外逃嫌疑人进行追捕。23:34,最后一名嫌疑人在云南大理落网。

随后勘查组对嫌疑人的住所进行勘查,分别查获:4-ACO-DMT巧克力毒品疑似物170克、4-ACO-DMT半成巧克力毒品疑似物491克、4-ACO-DMT胶囊毒品疑似物11克、大麻烟丝毒品疑似物3038克、绿色卡痛粉毒品疑似物940克。同时,现场查扣成品大麻电子烟269支、半成品大麻电子烟1467支,大麻电子烟配料14545克,笑气43瓶(430升),毒资人民币34100元,其他制作工具若干。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毒品科普大麻电子烟“上头电子烟”与普通电子烟外形极其相似,但它其实是合成大麻素类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也称作大麻电子烟。

2021年 5 月 11 日,国家禁毒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将整类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为毒品进行管制,新规定自7月1日起施行。

不仅仅是电子烟,合成大麻素类毒品还多以香料、花瓣、烟草等形态出现,代表制品有小树枝,烟草香料,娜塔莎等。

一般认为,合成大麻素的成瘾性和戒断症状类似天然大麻,但其毒性和成瘾性更强,吸食会出现行为障碍、头晕、呕吐、精神恍惚、致幻等反应,过量吸食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等情况。

禁毒民警提醒

新形态的新包装的毒品层出不穷,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如今我国已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物质,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力度,筑牢了禁毒防火墙,彰显了我国禁绝一切毒品的坚定决心。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类毒品的认识,要心有防备,不能被未知的东西迷惑,走上吸食毒品的道路。

【热点】教育部发文!事关学校开展暑期托管

01教育部发文!事关学校开展暑期托管

暑假,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近期一些地方推出了暑期托管服务。为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暑期托管服务

教育部要求,地方教育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同时,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不得强制教师参与暑期托管服务

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志愿参与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坚持学生自愿选择,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宣传告知具体安排。

以看护为主,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提供托管服务的学校应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在做好看护的同时,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在托管服务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要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

坚持公益普惠原则 不得违规收费

地方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暑期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实行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收费标准由地方教育部门商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示、做好宣传工作,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参与托管服务人员安全责任,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消除托管场地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02中毒预警公告!

随着气温升高、雨季来临,云南省野生菌进入上市高峰。目前,已发生多起农村居民自采自食野生菌中毒和死亡事件。为防范和减少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云南省卫健委紧急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广大群众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随意采摘、购买、食用不熟悉、难辨别的野生菌。

食用野生菌要避免多种类混杂,烹饪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严禁生吃、凉拌,不要同时饮酒。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就医。

各级医疗机构要开通“绿色通道”,首诊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救治,对误食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直接转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争取救治黄金时间。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