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车辆泡水被淹,该如何维修理赔?
近几天,我的老家河南省经历了百年一遇的超强降水。郑州市三天的降水量已经和常年全年降水量相当,等于三天下了一年的雨。河南多地出现内涝、洪水,街边的车辆被卷走。
面对这种天灾,大量的车主都遭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失,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正确处理后续维修理赔,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下面车妹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泡水车处理的一些注意事项。
泡水车保险赔吗?
只要投保车损险,车辆泡水,是可以走保险的维修的。尤其是在2020年9月19日之后,保险新政正式实施,取消了需要单独购买的涉水险,所以无论是驾驶过程中还是停车时造成的车辆泡水,基本都是可以得到保险赔偿的。
注意事项:切记泡水之后不要盲目挪车,以免对发动机造成二次伤害。
看到自己的车被泡在水里,心里一定不舒服,想要尽早把爱车解救出来,但如果不是和自己的钱包过不去,一定要做到的,就是不要盲目动车,尤其是不要尝试启动发动机,否则造成的二次损失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
正确处理流程
1要及时打电话向保险公司报案,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
2要拍下当时车被淹时的照片留存。最好保留一份报道了当日暴雨的报纸或者可以说明当日天气的证明。
3要准备好相关证件,保险公司人员现场勘验会要求出示,包含身份证、行驶证、驾照、银行卡等,并确保证件在有效期内。
4后续还要配合保险公司定损理赔,核对维修定损清单,最后根据确认的维修项目修车。
如果像是这次河南省这样的大范围暴雨洪灾,一般保险公司会给出快速给出整体理赔方案,但是由于受灾面积较大,难免有个等待过程,只要及时报案,后续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泡水车不同等级不同应对
1水位在座椅以下:
如果只是车辆地板少量进水,损失基本不大。但也需要找专业的维修机构将车辆底部的衬板、门板等完全拆除,清洗干净,彻底晾干,避免后期车内出现异味。
2水位超过椅垫:
水位超过椅垫,车内的很多电子元器件很有可能也进水了,另外发动机、变速箱等等也需要认真检查,进行保养维护。这种级别的车辆维修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后期使用也有可能存在各种隐患。
3水位没过中控台:
水位超过中控台,就要考虑是否将车辆做报废处理了。车辆的定损维修金额如果大于车损险保额(即车辆现有价值)的50%及以上,保险公司通常会评估车辆残值,维修费+残值≥车损险保额,会与车主协商直接申请免修走车辆报废手续,赔付给车主车损险保额。
扣分高发地!交警:开车不注意这个标志,一次扣6分
相比起路况复杂的市镇路段,高速公路少了很多外来因素的干扰,可以说是比较容易让司机们放松警惕的。隧道口更是高速公路经常发生违章扣分的区域,也是交通事故重灾区。
高速公路伴随着较快的车速,一些设置在高速路两边的标志很容易被司机们忽略。每个高速隧道的限速标准不同,隧道里不稳定的信号,导航也无法及时提醒,所以司机们在隧道口通行时,不多加注意,很容易就会面临扣6分的处罚,罚个两次就得重新学习了。
1、忽视限速标志,超速驾驶
在高速上面行驶,最低速度不能低于60km/h,甚至有的车道是不能低于80km/h的,所以很多车主在高速上面行驶的时候速度都会达到90km/h以上甚至120km/h。
虽然说在通过高速隧道的时候,车主都知道要进行减速,但是很多车主觉得这里也是高速公路,限速不可能低于60km/h吧,很多车主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过隧道的。
可是高速隧道的限速标准跟高速路是不一样的,一般都要低很多。而且不同的隧道会有不同的限速标准,有的高速隧道限速在50km/h,有的高速隧道还会限速在40km/h,隧道口会设立限速指示牌,车主们在经过隧道口时必须留意该隧道的限速标准,提前减速。另外,很多车辆在出隧道后马上加速,不看限速提示牌,也是不可取的。
高速隧道隧道口的测速监控摄像头也是特别多,目的就是来惩治那些在通过高速隧道的时候,不注意看道路旁边的标识牌进而超速行驶的车主。
限速40km/h的隧道,如果车主行驶的速度在60km/h以上,就已经是超速50%了,超速50%的处罚就是扣12分,罚款200元。
2、隧道内变道、超车
看到这个禁止超车标志,表示该标志至前方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的路段内,不准机动车超车。隧道是高速中比较特殊的路段,光线差空间小,而隧道口更是事故多发地,一般只有两条车道,在狭小的隧道内变道超车,容易影响到其他车辆,造成事故导致拥堵,所以是不允许在高速隧道内进行超车和更换车道的。现在的高速隧道基本都配备了变道抓拍系统,一旦在隧道内违章变道被拍,要面临扣分罚款。
因此,最开始驶入时选择了哪条车道就必须在这条车道上行驶,直到出了隧道,看到解除禁止超车的标志之后才能进行超车。
3、不开车灯进入隧道
隧道内部昏暗无比,不及时开启车灯,危险可能悄然而来。不开车灯进入隧道,会被处以200元的罚款。出隧道时外部光线比较强,也要及时关闭车灯。忽视大灯的开启与关闭,可能会影响其他车辆,从而造成危机与隐患,引起不必要的事故。
其他隧道口常见指示标志
有朋友抱怨说高速指示牌杂乱繁多,让人应接不暇。其实,这些标牌并不是乱设置的.
我们看看各国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标志相关技术要求。在中国,隧道路段需设置的隧道标志有6个:隧道名称标志、开车灯标志、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及标线、警告标志及信号灯、隧道入口立面标志。
“问号加灯泡”标志,主要是提醒各位车友,开车驶离隧道的时候,要注意大灯是否关闭。错视觉标线,它是减速标线的一种,一般设置在在隧道外200m至隧道内100m区域内。
因为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特殊路段,洞内外光亮度的差异客观存在,车辆在进入隧道后会产生“黑洞”现象。划上错视觉标线后,能让驾驶员产生空间压缩的感觉,促使得驾驶员在进入隧道前提前减速,起到一定的安全防范辅助作用。
如果碰见这种标线你仍然没有把速度保持在限速以下,设在隧道出入口的监控测速将会记录超速行为,交管部门也会依照情结严重程度给予处罚,6分200元会因为你的一时疏忽而被罚掉。
车道标示线,如下图是一种虚实结合标线,这可不可以越线呢?答案是:不可以!车道标志线目的是为了让驾驶员小心驾驶,实线表示不能跨越车道,虚线表示减速慢行,不得超车。
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长隧道(长度在1km-3km)、特长隧道(长度超过3km)路段相继发生几起重大交通事故,以及众多轻微事故,隧道交通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
高速隧道一旦遭遇车祸,怎么逃生呢?
1、在隧道里面发生交通事故,只要没有涉及到人伤而且车辆可以移动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在隧道里面停下来扯皮划分责任,隧道里面本身车道就窄甚至可能会比正常的车道会少一个车道,所以只要没有人伤车子可以移动,先把车开出隧道之后找紧急停车带,这比在隧道里面停着去扯皮强太多了,这样可以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假如有人伤车辆不能移动的情况下,请把车后灯光全部开启,像双闪雾等这些灯光能开的全部开,然后拿上三角警示牌下车,顺着隧道最边缘的地台往后走,有的时候可以拿手机照明提示过往车辆以免发生危险,把三角警示牌放到车速150米的地方,大概也就是成人200多步左右,警示牌放完之后千万不要再待在车上,以免发生二次事故导致受伤。
3、如果在隧道里面发生的车祸比较严重,甚至是起火,这种时候一定要及时用衣服或者毛巾沾湿后捂住口鼻,隧道里面环境比较封闭起火后浓烟很大,所以一定要保证自己不能够被烟熏倒,还有就是要逆风离开,顺风会把有毒有害气体吹过来,在靠边撤离现场的过程中可以寻找逃生通道,隧道一般都会有绿色的安全通道提示牌,跟着提示牌走没有错。
4、如果在隧道发现前方有车祸,而自己的车子基本上已经无法避让,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强行倒车,一旦倒车不仅违反交规而且更容易造成事故,这种时候应该把灯光开启,确认安全后人员迅速下车,同时如果车内备有消防面罩这些东西,可以把这些消防设备带上然后迅速离开,还有一点很重要,车钥匙不要带走而是放在车上,车钥匙如果带走了要是后面有救援人员需要过来挪车,结果车子没有钥匙,那么很可能会把车子直接暴力推翻,所以可以把钥匙留在车上,这样方便后续的救援。
在日常的行车中,不管是市区还是高速路,对于不熟悉的路况,还是要保持着高度的精神集中,时刻留意着周围的交通标志,规范驾驶才是避免扣分罚款的最有效措施。
盘点汽车上消失的8个配置,全都见过的才算是老司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固有陈旧的东西被淘汰,这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汽车上那些即将消失的配置。
1.传统机械手刹
机械手刹的减少可能并不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因为至今仍然有许多消费者觉得机械手刹更具情怀。不过,相较之下,电子手刹的操作的确更加省力,配合自动驻车、坡道辅助等功能,便捷性直接拉满。
现在,电子手刹早已不是高端车型独享,搭载机械手刹的车型越来越少。值得注意的是,电子手刹虽然更加智能和高级,但机械手刹也并不全然等于廉价的代名词。上一代宝马 3 系为了营造运动情怀就搭载了机械手刹,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小牛也还愿意用机械手刹。
2.手摇车窗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机械式的手摇车窗是越来越难看见了,可能现在还能在某些老旧的出租车上看见,但整体而言是少之又少。现在取代它的是电子车窗,主要原因是因为手动车窗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可能存在冬天关不严漏风等情况,被淘汰也就在所难免了。
3.车载 CD
在车机系统越来越先进和流畅的今天,CD 机已经成了最没有存在感的配置了。甚至在屏幕越来越大,车联网、手机映射功能几乎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车型已经取消这个配置了。一些丐版车型上即便保留,也几乎没人再用了。
4.点烟器烟灰缸
在十几年前,点烟器、烟灰缸还是汽车上常见的配置,不过随着「吸烟有害健康」成为共识和禁烟运动的提倡,如今的汽车几乎不会标配这一配置了,顶多是车主自己去网上买一个加装。
5.汽车天线
目前传统的长长的天线几乎在汽车上「消失」了,并非是因为汽车不需要接收信号或扰流了,而是传统的汽车天线「进化」成了一些小圆柱或鱼鳍状天线,或是直接将金属导线印刷在了后风挡等位置,隐藏起来。
其中,宝马经典的「鲨鱼鳍」天线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传统天线的功能它都有,颜值又更加运动时尚,还能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怪不得惹得其他品牌纷纷效仿。甚至在车子本身已有天线的情况下,有的车主还会特意买块鲨鱼鳍纯粹做装饰用。
6.氙气大灯
氙气灯本质上是一种重金属灯,一般来说,氙气大灯的亮度至少是卤素大灯的三倍,不过其成本必然要更高,以前几乎只用于中高配车型上,但它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散光。
因此,氙气大灯一般要配合透镜使用。此外,在雨雾天气下,氙气大灯的穿透力甚至还不如卤素大灯,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随着各方面都比氙气大灯更有优势的 LED 大灯兴起,氙气大灯也慢慢被淘汰了。
7.机械钥匙
如今纯粹的机械钥匙基本上都被无钥匙启动代替了,高端豪华车型不用多说,很早就配备了无钥匙启动,现在是很多入门级车型都在将无钥匙启动作为标配,再过几年,可能真见不着机械钥匙了。
8.大排量发动机
曾经的大排量发动机往往与豪华挂钩,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发生了一点改变,像宝马 7 系、奔驰 S 级都在用 2.0T 的发动机,难免让人唏嘘。
其实这也与日益严格的排放有关,在严苛的法规面前,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现在除了厂家的旗舰车型或是超跑品牌,很难再见到大排量的车型,被淘汰出乘用车领域也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除了以上这八大配置外,还有许多曾经风靡的汽车配置正在逐渐销声匿迹,比如逐渐被液晶仪表取代的机械仪表、略显鸡肋的车载电话等等,甚至车上的实体按键也在减少。这些变迁反映了汽车发展的风向,作为代步工具,车子最终还是要向智能、便捷路线迈进的。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