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乡县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科学谋划、多措并举,通过实施精准奖补政策、积极培育秸秆处理市场主体,全面提升秸秆资源化、高效化利用水平,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大鲸港镇安庆村的水稻种植基地,灭茬机正在田间作业,将秸秆粉碎还田,紧随其后的旋耕机则对土壤与秸秆碎屑进行充分搅拌、破碎,实现一次性翻耕。该处理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秸秆露天腐烂产生的异味,还加速了微生物分解过程,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真正实现“秸秆变肥、沃土增收”。
【同期】安乡县龙明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龙刚:今年我们采取的是“双碎”处理,收割机粉碎稻穗部分,旋耕机处理稻梗部分,这样既有利于下一季作物生长,也避免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为激发农户、农机手及相关企业参与秸秆回收利用的主动性,安乡县推行“多元化处理+精准化奖补”机制,有效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对实施规模化还田的农田,严格落实奖补政策:中、晚稻还田分别补贴每亩30元、40元,大豆、玉米还田每亩补贴15元,稻虾田每亩补贴10元。同时,离田作业每亩奖励15元,木质类秸秆集中清运每亩奖励10元。这些举措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处理成本,广泛调动了各方参与秸秆处理的积极性。
【同期】安康乡正安村村民 严瑞文:今年的一季稻收了之后,乡里给我们配了灭茬机、耕种机,(政府)给那个农机手还有补贴,今年种油菜的效果还是蛮好,我们的(翻耕)成本也降低了一点。
为实现秸秆清运“无死角”,安乡县在零散农田区域组建村级清运队,利用拖拉机、三轮车等设备,定点收集分散秸秆。对农户自行清理的,还给予每户20元奖补,成功打通秸秆离田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安乡县还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秸秆处理,目前已培育本土收储运主体7家,离田收储能力覆盖30万亩以上,并引进6家专业秸秆处理企业。全部投产后,可完全满足全县秸秆处理需求。
安乡县通过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不仅成功地将秸秆“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更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安乡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 海波
编辑:张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